找到相关内容620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弥陀经》中的三条进路论“愿力”的实践与完成

    以达“一心不乱”的境界。目的在说明《阿弥陀经》中所揭示的“执持名号”念佛法门,固然是所有法门中最为简易便利的,但却也是仰仗“阿弥陀佛四十八”所形成的便利法门[1]。因此,唯有相信佛经中所说的道理,...有序,平坦整齐,洁净富丽的。  2、宏广深远的四十八  前文谈到法藏菩萨以五劫的时间,思维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后,在世自在王佛前发了大。这愿力的数目,各种译本的说法都不一致。有说是二十四的,如...

    罗卓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0862997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2)

    是第一善根。就像经上讲,过去生中行菩萨道,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,才能相信。   四十八从第十二到第十八,是整个大里最重要的部分,我们要特别留意。如果没有十念必生,就不能普度法界一切众生。...注解》里说,‘定成正觉’、‘光明无量’、‘寿命无量’、‘诸佛称叹’与‘十念必生’,这五是真实慧。经上讲‘住真实慧’,大师这样一说,用现代话讲,真正落实住真实慧!所以这五四十八的精华,是四十八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6.html
  • 究竟的大

      只有一个,就是求生西方净土亲近阿弥陀佛,除这一念之外,根本就没有第二个念头,这叫,这叫大。这一就把阿弥陀佛四十八统统具足了,不要一去发,这一就具足阿弥陀佛四十八,就具足十方如来因地当中所发的所有的大,为什么?我们在《弥陀经》上看到,世尊为我们介绍净土,六方佛赞叹,那个六方是十方,翻译的是简略,原本是十方。你看玄奘大师的译本就十方,它还有东南方、西南方、东北方、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大|菩提心|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10471727515.html
  • 净土法门之不共宗义

    无论什么根基、因缘、出身,阿弥陀佛都会与诸圣众上门迎接。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,愿愿摄受众生。极乐世界种种不可思议,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佐证。本师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向众生推介,慈父阿弥陀佛望眼欲穿盼游子...只要突破小我的情见,一念回光,如实接纳慈父四十八的真实义,着眼阿弥陀佛同体大悲和威神愿力的层面,不因我心之恶、罪业之重而丧失往生信心,单只一向口称佛名,发起“无疑无虑,乘彼愿力,称佛名号,必定往生”...

    释清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0850167.html
  • 念佛共修

    ,不度无信之人。有了信心,而后发愿,由愿生行,所谓信行为净土三资粮,譬如离家远行,一要资财,二要粮食,缺此二事,则难到达。   信者:当笃信佛力,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,愿愿度生,其中有"念我...往生。   宋黄打铁,以打铁为生,举锤打铁一下,念一声阿弥陀佛,后念佛而化。   宋思照大师,效法藏四十八,结僧俗念佛三十年,临终前梦见弥陀丈六金身,自知时至,趺坐念佛而化。   宋王日休,精进念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1853037.html
  • 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质疑

    的。所以不能说——都是佛法,都是经文,所以就可以一样读诵 受持、为人演说!佛说:不得增减经法。所以,对于经法,我们应当明确无误地传承。 七、数不同疑:古来有关弥陀本愿之说明、注疏等,皆以四十八为本,所谓“四十八 愿度众生,九品咸令登彼岸。”《观无量寿经》也讲四十八。而会集本仅二十四。 八、三辈对应疑:康僧铠译的《无量寿经》十八(信)、十九)、二十(行) ,三与三资粮了了相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4855344.html
  • 观音出家与法藏成佛

    有一位法藏比丘,他在世自在王佛座前发下四十八,“发斯弘誓建此已。一向专志庄严妙土。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。建立常然无衰无变。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。积殖菩萨无量德行。不生欲觉嗔觉害觉。不起...端正相好殊妙。其手常出无尽之宝。衣服饮食珍妙华香。诸盖幢幡庄严之具。如是等事超诸人天。于一切法而得自在。”  今人多推崇四十八而忽视了法藏比丘发愿之后的菩萨行,有无行清净庄严的佛国如何成立呢?  ...

    弘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22558025.html
  • 方立天:自力与他力之融合

    二是别,是佛、菩萨根据特定因缘而发的誓愿,如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,阿弥陀佛的四十八等。  昙鸾在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》卷下指出,众生之所以能生净土是由于佛的本愿力,并举阿弥陀佛四十八中的...后者是在自身以外的、外在的力量、作用。  中国净土宗先驱昙鸾认为,众生能往生净土是由于佛的本愿力,这本愿力即为他力。“本愿”是指佛、菩萨在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(因位)为救度众生而发的誓愿。又,此带有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54758228.html
  • 佛教的弘愿

   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一出“观无量寿佛经”)   “一我刹中无地狱饿鬼畜生。二我刹中无有女人。三我刹中人软食时,百味具足。四我刹中人所欲衣服,随念即至。五我...我名号,皆得解晚三昧。四十六他方菩萨,闻我名号,皆得成佛,常见一切诸佛。四十七他方菩萨,闻我名号,即得不退转地。四十八他方菩萨,闻我名号,即得无生忍,于诸佛法,永不退转。”   普...

    高永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0964415.html
  • 药师如来与念佛法门的关系

    在一切修行之中,全是回向满足本愿的。一切诸佛在因地所修行虽然是同,然而回向的愿力不同,所以果位所成就的佛土不同。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四十八,是以自己成佛的名号来利益众生的,所以成就的佛土是以音声为...弥陀同药师愿力相同相别的道理,却不是简单可以说得清楚的。鄙人现在将弥陀的四十八,和药师的十二,就鄙人的愚见,对照列在下面。读者诸君就经文审思比较,自然也可以见出相同和不同的意思来了。  国无恶道,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1668292.html